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近日发表解读四中全会《决定》文章,当中提到:要深刻认识到“两个维护”有明确的内涵和要求,维护习核心地位,对象是习而不是其他人;维护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象是中央而不是其他组织。而且不能层层套用随意延伸。
丁薛祥在上海时就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的政治秘书,在习上台后被调到中南海,一路升至地位显要的中办主任、习办主任,十九大后任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成为中共“党和国家领导人”。
2018年3月25日起,丁薛祥兼任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掌握“两个中央”,可谓权倾一时。
作为习近平重要身边人,丁薛祥的解释明白无误,两个维护其实是一个维护,就是维护习近平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后一个维护只是挂着党中央的名义,其实党中央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习近平本人,习近平是党的核心,反对习近平,就是反对党中央。
法广发表评论文章表示,丁薛祥的解读与习近平另一名亲信,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所说的“定于一尊,一锤定音”一脉相承。
去年北戴河会议之际的7至8月间,“捧习运动”一度降温,舆论热炒习近平失势之时,栗战书等习家军掌控的要害部门先后表态,要求确保习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不过当时就“定于一尊”表态的其他党国大员寥寥无几。
而在8月初习近平自北戴河返京后,他先是在8月19日中共中央军委的党建会议上亮相,强调全军要“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接着,习在8月21日出席中共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宣称受到质疑的中共宣传口“两个正确”。
当局还在同年8月26日印发新修订的中共“帮规”(纪律处分条例》,将“习思想”纳入党纪处分条例内容,并强化了对“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和“危害中共统一的行为”的打击。
法广文章认为,去年栗战书强调把一切权力定于习近平一尊之下,当时说“定于一尊,一锤定音”时,也正是习近平锋头最健的时候,却响应寥寥。曾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个八字诀已于今年5月忽然消失,不再提了。现在丁薛祥大讲“两个维护”,并点名维护的就是习近平本人而不是其他任何人,似有不寻常的意味。
文章认为,丁薛祥所说“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可以解读为警告党内任何最接近习近平权力的人。是不是意味着任何未来可能做习近平接班人的人,都要收心了?
文章认为,丁薛祥的话,党的其他领导干部到这时候应该心领神会了。但这位中南海“大内总管”为什么此时需要如此厉声疾色的出面解读,难道中共党内真有高官不懂“两个维护”是什么意思吗?显然不是,为什么习近平最痛恨的“两面人”?他希望中共的官员们一如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所说的那样做到绝对忠诚,“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中共党内表忠心的多,但真正对习近平绝对忠诚的有几人,天知道。
在四中全会前,有关习近平可能被问责及出于政治妥协,因而会让接班人亮相的传闻甚嚣尘上。被传的接班者包括有习的亲信陈敏尔、李强和李希,但还有据说胡锦涛隔代所定的胡春华。
不过港媒评论人潘小涛早前则发文指出,习近平怎会那么笨去立储?他认为习近平辛辛苦苦安排部署多年,已为自己跨越两届甚至更长任期铺路,怎可能一年多之后就回心转意准备交班?除非被政敌围攻,不得已之下落台。而若此时立储,形同培植新的党内势力,到时必定有不少人改投"储君"门下,慢慢形成"太子党",威胁到习的地位。
由于中共政治黑箱操作,四中全会发生什么外界难以清楚知道。有观察者认为习在四中全会受到了问责,据草祭评论:“党的公报如果没有对现任总书记进行大肆吹捧,基本就等于是一种批评。这显然说明习在会中受到了问责和挑战。会前传言常委的变动并没出现,陈敏尔也没成为接班人,说明习企图进一步集权的努力失败”。
一位中国学者对BBC表示,四中公报通篇讲的也是加强党的领导——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经济上的举措基本上没有谈——基本上是在谈党建和以党治国。而凡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有很多事情摆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