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陸媒報道,被困人員中有一對石姓父子,都是湖南人,在廣州工作,父親今年51歲,是廣州紅鑫清潔服務有限公司的老闆。兒子26歲,在該公司幫忙。
兒子的妻子喻女士事發當日11時許接到電話通知,趕往現場。她和丈夫有個女兒才滿月,兩人本來計劃年底結婚辦酒。
家屬質疑,石姓父子剛掉入坑洞時,還能看到頭部,爲何沒有立即救援反而快速回填,希望得到官方解釋。
廣州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與新聞發佈處處長龔豔華迴應稱,回填是爲了加固邊坡,正是爲了保證救援才做的。
陸媒澎湃新聞今日(2日)在地鐵施工區域塌陷路面救援現場看到,塌陷區域已被填平,人員圍繞鋼護筒展開救援。
網民“靈雲指尖”留言質疑:“先填在(再)找?”
“常見不常識”留言說:“別人回填是回填四周加固防止再次塌陷,不是說把人給填了。”
推友“麥田裏的守望者”對此事發表評論說:“當年動車事故就是這麼操作的,不過那會輿論力量大,硬生生叫停了。”
“aze Mazy (麻吉妹子)”說:“兩件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要遇難者死’。溫州動車事故開會四小時後決定不是救援而是就地掩埋。廣州地鐵坍塌事故救了6小時後,灌入水泥。因爲一旦傷者生還,就會有大批記者追蹤報道,事情就會‘越鬧越大’。傷者的病情醫藥費等,很可能是無底洞。家屬可能上訪維權。對領導來說,乾脆弄死賠點錢了事。”
“稻草人很憂傷”留言:“別說了,我在現場,眼淚都差點掉下來。”